|
专家解读港币为何大幅贬值:与联系汇率制度有关1月20日消息,近日以来,在离岸人民币兑美元(6.5706, -0.0086, -0.13%)汇率大幅贬值之际,港币也加速贬值。1月14日港币一度下跌超过0.3%,创下2003年10月以来的最大盘中跌幅,而1月20日,港币兑美元一度跌破7.82。实际上,香港实行的是完全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政策(联系汇率制),将美元兑港币汇率维持在7.75至7.85之间,一旦市场波动触及上下限,港府将入市干预。因此,如果港币在未来继续下跌,逼近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香港金管局则买入港元(7.79036, -0.0264, -0.34%)而沽出美元。那么,港币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跌幅呢?民生固收李奇霖给出以下分析。 港币贬值的根源在哪里? 作为典型的小型开放经济体,香港的资本账户已经完全开放。在这种情况下,香港的利率由以美国利率主导的国际利率和香港经济增长预期共同决定。根据“不可能三角”理论,在资本自由流动的情况下,香港通过联系汇率制度维持了汇率稳定,保持了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地位,而代价则是丧失货币政策独立性。 2014年下半年以来,美元指数在加息预期下显著走强,港币也随之一路上行。但是,与美国经济明显回暖不同的是,与中国大陆经济关系日益密切的香港经济却显现出颓势。一方面,大陆巨大的经济体量吸收了香港50%的出口额,大陆游客在香港游客中的比重更是超过了3/4,当中国大陆经济增速出现“L型”下滑时,香港难以独善其身。另一方面,在港币相对于美元保持稳定的同时,其实际有效汇率却在2014年下半年以来累计升值超过12%,给占香港GDP近1/4的贸易、批发零售以及餐饮住宿行业带来了明显的负面作用。 根据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利率平价原理,美联储加息周期开启后,港币由于盯住美元,也应当保持同样的加息幅度。由于港币利率由美元利率和经济增长预期共同决定,当香港经济形势向好时,投资者对美元与港币之间的利差具备一定的容忍度。但是,在香港经济发展预期不佳的情况下,美元利率上行25个基点后,港币利率却未发生变动,因此,根据利率平价,港币存在贬值基础。 总体而言,在香港经济跟随大陆、币值跟随美国的模式下,港币汇率升值与香港经济基本面下滑之间存在明显矛盾,因此,联系汇率制度在上述矛盾下面临着压力,港币贬值的根源就在于此。 又是国际空头恶意操纵? 在港币具备贬值基础的情况下,国际空头自然会嗅到金钱的味道。这一次海外资金的手段与1998年时的做法基本一致,利用汇市、股市、期市之间的联动规律大规模投机,即“股汇双杀”。 与当年类似,国际游资依旧“双管齐下”3//4:一方面利用联系汇率制的弱点攻击港币汇率,在外汇市场抛出大额的港币沽盘;另一方面则在股指期货与期权的空头建仓,并融券卖空港股权重股。当香港金管局在7.85的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下卖美元、买港币时,港币供给的收缩会抬高香港利率;同时,汇率上的恐慌情绪也会带动资金流出香港,进一步推升利率上行。当香港股市因利率走高而下跌时,国际空头就可以在期货期权上获得丰厚的收益了。除此以外,在香港股市下跌的过程中,一旦国企指数击穿8000点后继续下行,可能引发规模颇大的ETF基金被动平仓,进一步地引发“滚雪球”效应,加剧港股下跌,“辅助”空头牟利。 港币贬值会牵扯到人民币吗? 在前段时间的人民币大幅贬值后,虽然央行通过抛售美元、提高人民币做空成本等手段暂时击退了国际空头,但是市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恐慌情绪仍未消散。那么,如今的港币贬值,是否是国际空头“醉翁之意不在酒”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国际资金试图通过攻击港币,使中国央行为同时保卫港币和人民币双线作战消耗外储,从而在后续的维护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实力下降。但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对港币贬值过度解读,理由有三:第一,截至2015年12月底,香港金管局的外汇储备资产约为3588亿美元,与韩国相当,因此具备足够的保卫港币能力;第二,国际空头在香港汇市、股市、期市同时布局,真正的盈利点是期货期权市场的空头收入,并非是试图打破香港的联系汇率制;第三,央行在对抗人民币空头的过程中,除了拥有外汇储备的干预能力外,还能通过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对境外金融机构境内存放执行正常准备金率等手段提高做空成本。 总体而言,不论是人民币还是港币,影响货币币值的核心因素是货币发行国的经济基本面,在资产收益率下行的情况下,资本流出的压力始终都在。因此,要想维护人民币和港币汇率的稳定,“保增长”才是真正的落点。 上一篇: 摩根大通:市场下跌可能只是一次调整
下一篇: 股票技术分析法——量价关系分析
|